古罗寺位于汨罗江北岸,座落在屈子祠镇双楚村的黄龙山上。
古罗寺的前身名“福禄寺”,始建于唐代。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巡游洞庭湖,路过洞庭东汊,见一山象黄龙蜿蜒盘踞,吞吐江河,隐隐有龙形仙象,乃御笔钦点,在黄龙山头修建寺庙,传播佛学,教化万民,福泽天下,并命名为“福禄寺”。
黄龙山因山势绵延起伏,有如黄龙出海,口衔汨罗江,吞吐九冲洪水,守护着双楚垸万亩良田和一方众生,龙尾与归葬屈原,留有12座疑塚的汨罗山相连,聚山川之灵气,凝日月之光华,为一方之宝地。
康熙乙丑(公元1685年)年,有信士于福禄寺旁,修筑仙坛,取名“汨善寺”。
仙坛主塔为八方五层,非常壮观,盛极一时。前人有诗赞曰:“无端玉笛暗飞声,一曲梅花落洞庭,天下滔滔谁砥柱,汨罗江畔数峰青。”后来又有本寺信士撰写了《月弓录》和《醒世记》等书籍文章刊印于世,寺、坛名声大振。到屈子祠瞻仰的中外游客,也会到仙坛观光进香。
古罗寺的钟鼓
福禄寺历唐、宋、元、明、清至民国,一直香火鼎盛,僧侣云集,是汨罗江畔重要的佛教道场。抗日战争时期,湘阴沦陷,福禄寺及仙坛均毁于日寇的炮火。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上世纪80年代,由于本地村民掘土淘金,福禄寺地底下被淘成蜂窝,福禄寺的地基下沉,彻底被毁。只有仙坛地基犹存,后被改造成楚南小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原楚南村有部分信众在余道可、曹正清、余孟秋、杨赞求、湛志名、黄德知、余拥军、湛中云8位信士的倡导下,自筹经费两万余元,于1993年在仙坛原址上重修古寺,将福禄寺、汨善寺合并后改称为“古罗寺”。
古罗寺精妙的法器
原楚南村有一位女信士胡满桃,丈夫早逝,留下3个儿子。她含莘茹苦,将3个儿子抚养成人,儿子们在困境中长大,人生事业都各有千秋。后来她身患重病,临终前留下遗嘱,交待儿子们要为家乡为社会多做好事善事,并希望儿子们能完成她的三大心愿:一是要搬迁和兴建好楚南小学,让地方上的孩子们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二是要建一个敬老院,让地方上的老年人能安度晚年;三是要资助地方信士修缮和完善古罗寺的寺院设施,让当地信士有一个合法的宗教活动场所。母亲等到儿子们点头答应后,才欣慰地闭上了眼睛。
胡之木是胡满桃最小的儿子,从小聪明好学,高中毕业后参军,在部队他勤学苦练,表现十分优秀,后进入军事院校深造。上世纪80年代,他担任湖南省军区后勤部供应处长,后来调到总后勤部财务结算中心任总会计师并兼深圳财务结算中心主任。从部队转业后,他与几位朋友组建了湖南总利投资集团,并担任董事长,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他们在长沙先后建成了汇源大厦,开发了白沙晶城和坡子街;投资望城印刷包装工业园;与中南林科大合作创办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等。由于运营得当,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古罗寺住持常慧法师
古罗寺现任住持能明法师
遵循母亲的教诲和遗愿,胡之木十分关心和热爱家乡。上世纪90年代初,他在家乡楚南村投资新建了敬老院,解决了本村和楚塘、双桥3个村孤寡老人的生活问题;援建了楚南中学新校;又将仙坛破烂不堪的小学拆除,在楚南村六组新建了楚南小学,使当地小学生拥有一个舒适安静的读书环境。到90年代中期,他又在汨罗江边新建楚南村码头,并添置轮渡铁船,解决当地村民渡江困难的问题。他的爱心,受到当地民众的称赞。
古罗寺由于交通问题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一直没有得到修缮,也没有寺僧管理,当地寺管会经过讨论,报请市佛教协会推荐,礼请释常慧法师来担任住持。常慧法师俗名周加荣,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于1996年出家,1997年赴福建莆田广化寺求学,1999年毕业于福建省佛学院,2004年执教于河南省佛学院,2009年受邀担任古罗寺住持,现任汨罗市政协委员,汨罗市佛教协会副会长。
经汨罗江大桥可直达北岸的黄龙山古罗寺(网络图片)
2011年底,汨罗江大桥建成通车,解决了范家园、楚塘以至整个桃林地区进入汨罗市城区的交通问题,也给古罗寺的发展带来机遇。
原楚南学校校长余鸿禧先生是一位热心人士,他关爱家乡,关心家乡的各项公益事业,因他与胡之木先生交往甚密,情谊深厚,余老师全力支持胡之木先生为原楚南村做了许多公益事业。在余鸿禧先生的引见下,常慧法师专程拜会了胡之木先生。胡之木先生为了完成母亲的遗愿,同意捐资帮助常慧法师恢复和重建古罗寺。
为了把古罗寺建好,胡之木先生回到村里,召集乡亲及信士代表认真研究建设图纸,做好周边住户的协调工作,得到大家的拥护和支持,然后确定好施工队伍,签订好施工合同。常慧法师则坚守工地,保证工程质量,把营建工作做好。
从2013年开始,古罗寺先后新建了大雄宝殿、居士楼、观音殿、地藏殿和云水寮等建筑,于今古罗寺已初具规模,各项设施正在逐步完善。
古罗寺大雄宝殿
古罗寺的前面是一个宽广的水泥坪地,可停放各种车辆。从地坪到大雄宝殿,向上有21级台阶,台阶中央左右两边有围栏守护,中间是汉白玉雕成的九龙戏珠浮雕。
大雄宝殿走廊,由24根钢混圆柱支撑,当中4根圆柱上有4条金龙绕柱盘旋。整个大殿为仿古歇山式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黄色琉璃瓦盖顶。“大雄宝殿”4个黑底金色的大字悬挂在殿檐上,宝殿二层的殿门上方挂有“古罗寺”3个鎏金大字匾额,殿联为:“古刹庄严精修当正道;罗台寂静鬼度乃安禅。”
三尊三世佛端坐在莲台上
进入二层殿中,正面莲台上端座着金光闪闪的三世佛像,佛身高大,佛相庄严安祥。当中是释伽牟尼佛,右边是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左边是西方世界教主阿弥陀佛。
殿柱上的对联为:“中古年间法雨垂沾溉心田心地;大罗天外慈云佈荫遮生物生灵。”门口右钟亭,左鼓亭。佛像两边佛台上是十八罗汉像。大殿左右两边的墙壁上,镶嵌着3000尊小佛像。佛堂内三世佛像和十八罗汉像以及三千尊小佛像均为胡之木先生一人捐献,衣饰各异,栩栩如生。殿后的右边是骑青狮的文殊菩萨像;左边是骑白象的普贤菩萨像。
三世佛的背面是观世音菩萨像,旁边有龙女和童子像。两边对联为:“聆听一音解开九结;脱逃八苦了悟三归。”
出殿后门,门楣上横书“慈航普渡”4个大字,后门联为:“万里恒沙抛脑后;一方净土落心间。”
古罗寺菩提讲学堂
大雄宝殿的最底层,为念佛堂,又叫古罗寺菩提讲学堂。进门有许多拜垫,是念经和做佛事的场所。面对门口的正面墙上,是西方三圣的彩色画像,中间是阿弥陀佛,左右两边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两边对联为:“金臂遥伸垂念切;众生何事不思来。”底层的左右两边是住持办公室和茶室。
从二层后门出大雄宝殿,下10级台阶,前面是一个广场,对面是阿弥陀佛汉白玉像,右边是观音殿,左边是地藏殿。两殿都是仿古歇山顶式钢混结构,画栋雕梁,单层飞檐翘角,黄色琉璃瓦覆盖。
观音殿
观音殿门楣上挂有黑底金字“观音殿”殿名横匾。檐柱对联:“内观自在十方圆明;外观世音寻声救苦。”门联为:“千秋甘雨露;万古海潮音。”殿内佛台上是观音菩萨端坐莲台像,两边是童子和龙女像。佛台前柱的对联为:“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
地藏殿
地藏殿门楣上方挂有黑底金字“地藏殿”殿名。檐柱对联为:“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忘深密恰似秘藏。”门联为:“悔不尽千差万错,悟透了后果前因。”进入殿中,迎面是地藏王菩萨手持锡杖,端坐在佛台上的造像,旁边有两尊护法菩萨像。佛台前柱上的对联为:“掌上明珠火摄大千世界;手中金锡振开地狱之门。”面对观音殿,左边是斋堂。阿弥陀佛石像后面是寮房,都是单层砖木结构,正准备拆除重建。
大势至菩萨立像和云水寮
在斋堂右边正在营建“云水寮”。云水寮为两层楼房,是住持和法师居住的地方,也是尚待完善的古罗寺文化园之一部分。
云水寮的西北方向是一尊汉白玉雕成的大势至菩萨立像,两边石狮守护。
云水寮前后围墙壁上镶嵌了数十块青石碑,上面雕刻着黑灰色十八罗汉的画像和《佛说阿弥陀经》。
却尘居
居士楼在古罗寺的最后面。居士楼3层,一、二层是住宿,有10多间,每间内除床铺、桌椅等生活必需品外,后面有厕所、洗漱间。第3层是茶室。茶室中挂有当代名人的书法和对联,其中已去世的汨罗书法家曾维纲先生的字联特别引人注目。
居士楼的一层前面便是水泥广场,也是古罗寺后门出口。靠东南方向,方形水池中耸立着滴水观音石像,旁边墙上刻有黑底金字《大悲咒》《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古罗寺中的碑刻(部分)
整个古罗寺周围绿树环绕,青翠葱茏,梵音低唱,庄严肃穆,是净修的好地方。
释常慧法师和寺管会成员弘法利众,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奉献爱心。他们每年都到楚南村的贫困户家庭中去慰问,并资助部分贫困小学生就读。每年暑假还要开办传统文化培训班,特别是在2017年,古罗寺和汨罗市图书馆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亲子共读经典”夏令营活动,纯公益免费,志愿者老师带领孩子们学习《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诵读《唐诗》、《宋词》,学习中华传统礼仪和手语舞,参加《书香汨罗红心闪闪耀童心》系列少儿读书活动,在普及国学,让孩子们从小领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站在黄龙山上眺望,汨罗江滔滔江水西入洞庭,京广铁路上火车南来北往日夜不停,G240国道各种车辆川流不息。黄龙山对面的屈子文化园正在建设中。古罗寺所在的黄龙山下,田连阡陌,楼房鳞次栉比,人民安居乐业。盛世中华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古罗寺导航图
Copyright © 古罗寺
湘ICP备2023006956号